一、立體車庫旋轉式升降機械式停車位的技術特性
立體車庫旋轉式升降機械式停車位融合了旋轉與升降功能,實現車輛在三維空間中的高效停放,其技術系統包含以下核心組件:
(一)垂直循環結構
采用行星齒輪傳動系統,主傳動軸采用42CrMo合金鋼,表面滲碳淬火處理,硬度達到HRC58-62。驅動電機功率范圍22-75kW,輸出扭矩180-650N·m,轉速調節范圍0.5-2.0rpm。回轉支承采用雙列圓柱滾子軸承,徑向承載能力≥1500kN,軸向承載能力≥500kN,回轉阻力矩≤0.02kN·m/rad。
(二)水平旋轉機構
驅動方式分鏈輪鏈條和齒輪齒條兩種模式。鏈傳動系統采用3排套筒滾子鏈,節距19.05mm,破斷負荷≥860kN,鏈條張緊度調節范圍2-5%。齒輪傳動系統模數4.5,齒面硬度HRC50-55,齒輪接觸精度等級ISO1328-17級,傳動效率≥92%。
(三)安全防護體系
配備三級安全裝置:機械鎖止機構(鎖緊力≥20kN)、紅外對射傳感器(探測距離0.2-5m可調)、電磁阻尼器(制動減速度0.15-0.3m/s2)。防擺導向輪組由4組尼龍材質導向輪組成,預緊力調節范圍15-30N,擺動角度補償±5°。
二、規劃設計的核心技術參數
(一)空間布局標準
1.基礎設計參數
基礎承載要求:C30混凝土強度,抗壓強度≥30MPa
地基處理深度:地基承載力特征值≥200kPa時處理深度1.5m
抗傾覆系數:≥1.5(抗傾覆力矩/傾覆力矩)
2.設備尺寸標準
單車位凈尺寸(標準車型):
?長度:5.0-5.5m
?寬度:2.5-2.8m
?高度:≤1.85m
通道寬度:
?中型車≥5.5m
?大型車≥7.0m
回轉半徑:
?內徑≥3.5m
?外徑≤6.0m
3.載重設計參數
靜態承載能力:單車位≥3500kg
動態承載能力:循環工況≥2500kg
振動頻率:1-10Hz隨機振動
承載均勻性:載荷分布偏差≤15%
(二)運行效率參數
1.存取車時間
常規模式:單程存取≤90s
高峰模式:雙程并行≤120s
等待時間:設備利用率75%時≤3min
2.運行速度參數
升降速度:0.2-0.5m/s可調
旋轉速度:5-15rpm可調
加速度:0.1-0.3m/s2
減速度:0.2-0.5m/s2
3.系統效率計算
理論循環效率:η=(3600/T)×100%(T=單循環時間)
實際效率系數:0.7-0.9(考慮維護與故障率)
日均處理量:按8小時工作制計算,標準型≥120車次
三、規劃實施的技術要點
(一)地質勘察與地基處理
1.勘察內容
巖土承載力:標準貫入試驗(SPT值≥15擊)
地下水位:距基礎底面≥1.0m
土壤類型:粉質黏土或砂質壤土
地震設防:按當地地震基本烈度設防
2.地基處理
混凝土基礎:C30素混凝土,C25鋼筋混凝土(配筋HRB400級)
基礎錨固:M24錨栓,預應力≥120kN
隔震設計:橡膠隔震支座(剪切剛度1.0-1.5MN/m)
沉降觀測:設置4個基準點,年沉降量≤5mm
(二)結構設計與計算
1.力學分析
載荷組合:活載+自重+風載+地震作用
彎矩計算:Mmax≤W允許
撓度控制:跨中撓度≤L/500
抗震等級:根據地區設防烈度確定
2.材料選擇
主體框架:Q345B低合金鋼
焊接工藝:E7018焊條,全熔透焊縫
表面處理:熱浸鍍鋅層厚≥85μm
防腐周期:≥20年
3.節點設計
焊接節點:坡口角度60°±5°,鈍邊2-4mm
鉚接節點:承壓型高強螺栓
鉸接節點:向心關節軸承
連接強度:≥母材強度的90%
四、運營與維護技術規范
(一)維護周期
1.日常巡檢
潤滑系統油位檢查(每周)
電氣連接狀態檢測(每半月)
安全裝置功能驗證(每月)
2.定期維護
傳動部件潤滑(每季度)
工作載荷測試(每半年)
控制系統校準(每年)
3.大修周期
結構件探傷檢測(5年)
電機檢修(7年)
整機大修(10年)
(二)故障處理
1.報警分類
一級報警(緊急停止):安全裝置觸發
二級報警(功能受限):傳動部件異常
三級報警(性能下降):潤滑不足
2.應急處理
備用電源系統(UPS持續供電≥15min)
手動應急裝置(配備手柄操作)
故障診斷手冊(含32項診斷流程)
3.預防措施
振動監測(傳感器布置密度2個/10m2)
金屬疲勞監測(應變片測點布置)
腐蝕監控(電化學檢測周期6個月)
立體車庫旋轉式升降機械式停車位的規劃與實施涉及多學科交叉技術,需要綜合考慮結構力學、機械設計、電氣控制、安全防護等多方面因素。通過科學的參數設定、嚴格的質量控制、規范的操作維護和有效的安全管理,可確保設備長期穩定運行,為用戶提供高效便捷的停車服務。隨著智能控制技術和材料科學的發展,未來此類停車設施將向著更加智能化、綠色化和高可靠性的方向演進。